瞭望两会|中国经济何以自信前行
■ 对中国经济的自信,既缘于当前经济发展的“稳”态,也缘于转型发展的“进”势;既有改革动力的支撑,也有开放活力的带动
■ 瞭望两会报道已启动。点击关注瞭望微信。
▲ 辽宁沈阳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盾构机生产厂房(杨青摄于1月28日)
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在新平台上企稳,给出的答卷值得世界尊敬——6.9%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25%。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一方面,中国经济正遭遇“三期叠加”所带来的阵痛;另一方面,持续低迷的世界经济环境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
早在2013年10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就明确表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在进行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这就要不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这必然伴随调整的阵痛、成长的烦恼,但这些都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挑战中成长。三年多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中国沉着应对,锐意进取,不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确立了中国经济新形势下发展的大逻辑,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我们有信心在改革发展稳定之间,以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2014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同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会时的一番表态掷地有声。
“掌舵者”对中国经济的自信,既缘于当前经济发展的“稳”态,也缘于转型发展的“进”势;既有改革动力的支撑,也有开放活力的带动。砥砺奋进的中国经济正稳步迈向转型发展的新征程。
经济基本面稳定
从2013年的两位数增长,调整到2015年的6.9%,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减速引发世界的高度关注。一时间,各种担忧不绝于耳。中国经济会不会“硬着陆”?中国经济能不能持续健康发展?较为理性的忧虑之外,更有“唱空者”再度抛出金融风险爆发论、楼市泡沫破裂论、地方债风险漩涡论等陈词滥调。
不可否认,较之以往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目前经济增速确实有所放缓,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主要经济指标也都在预期范围之内。6.9%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依然名列前茅。
一系列指标支撑着“稳”的态势。经济增速四个季度运行较为平稳,未出现大的波动。物价方面,居民消费价格走势整体波动幅度不大,全年CPI上涨1.4%。居民收入方面,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继续跑赢GDP增长。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进一步缩小。
就业形势不仅平稳,还好于预期。全年新增就业突破1300万,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在5.1%左右。今年1月份,中国调查失业率统计范围从31个大中城市扩大为全国所有地级市后,调查失业率数据为4.99%。对于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来说,就业能保持这一水平相当不易。作为环保指标的单位GDP能耗也在逐年下降。对外界而言,这些数据是中国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定的体现,也是中国应对更大挑战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的确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不偏离合理区间的增速放缓又有何惧?
质量和效益逐步提升
2015年,在一系列转方式、调结构政策的推进下,中国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势头。
例如,2015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尽管消费比重提升与“三驾马车”的此消彼长有关,但这一变化符合产业增长趋势,也符合经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需求格局变动的规律。
产业结构也在继续优化。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过程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
区域结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7.6%和7.8%,分别快于东部地区0.9和1.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5.7%,快于东部地区3.0个百分点。
还应注意到的是,在新常态下,中国不再简单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而是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平衡、协调、可持续。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就直言,“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转而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后,所谋划的,乃是中国经济巨轮的行稳致远。
内生动力强劲
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持续进行的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等,将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创造新空间。
不仅如此,中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新一代劳动者成长为素质更高、视野更广、技能更强的现代化、专业化人才。正如有学者所言,高素质就业大军的培育,将为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增长持续性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在新的增长阶段,中国经济将会由“地矿式”为主的增长依托转向“脑矿式”为主的增长依托。
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最为肥沃的土壤。大到中国高铁、载人航天、深海探测等国家工程,小到企业的无人机或是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芯片,越来越多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集群正在迅猛发展,全社会的发展潜能正在成长为推动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变革的巨大动力。一批本土崛起的创新型企业,正成为世界级的行业巨头。
2015年,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产品为代表的新生动力继续孕育成长。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至11.8%。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到54%,经济发展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五大发展理念业已成为指导发展的新理念。不仅要“国强”也要“民富”,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加强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等,目的都是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这些都将转化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面对世界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挑战,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在努力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对中国而言,增长动力从哪里来?决策层瞄准的是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必须坚定改革开放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围绕着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简政放权打响了“当头炮”。三年多来,取消和下放586项行政审批事项,提前实现预定目标;工商登记实行“先照后证”,企业登记实行“三证合一”,前置审批事项85%改为后置审批。这些举措大大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
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财税改革也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制度全面推开、“营改增”渐次铺开,清理专项转移支付,激活沉淀财政资金。投融资、价格等领域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消除市场准入限制、促进公平竞争的措施接连推出:招生制度改革、城乡养老并轨、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二孩……顺应老百姓新期待的改革相继拉开帷幕。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定位改革的历史方位。十八大以来的三年多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21次会议,深化改革全方位立体展开,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面向世界,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提高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深化涉及投资、贸易体制改革,为外资企业创造公平经营的法治环境。这些都是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积极主动之举。而自贸区战略的实施,更是中国追求高水平开放的新实践。
开放之外,中国还不断为全球治理贡献东方智慧。倡导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都是在追求中国自身发展与他国发展的共赢。顺应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LW
刊于《瞭望》2016年第9期,原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转发请注明【来自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